花東之旅-光復糖廠/林田山林場

 

離開 瑞穗牧場 途中

 

經過一個[圖騰花海] 看板 ,   於是  我們的車開進裡面瞧瞧~

 

一條筆直的道路   兩旁有著花卉圖騰

 

 

 

~~~~~~~~~~~~~~~~~~~~~~~~~~~~~~~~~~~~~~~~~~~~~~~~~~~~~~~~~~~~~~~~~~~~~‵

 

因為趕路, 我們沒有逗留很久, 過了圖騰花海,  來到光復糖廠~

花蓮糖廠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光復鄉當時的地名為『馬太鞍』~

即阿美族語指的『樹豆』,以前此地為河川沖積地,到處長滿樹豆,

原住民採取樹豆為主副食,因而得名並沿用久遠。

 

西元1921年建立的糖廠,台灣光復後歸編至台糖公司,

2002年停產後配合花蓮以觀光立縣宗旨,朝向觀光休閒發展,

將廠區土地規劃為完整之購物休閒渡假園區,提供遊客更優質親切的服務。

     

 

廠區擁有製糖設備、日式木屋、老倉庫等富有歷史、教育、文化等多重意義空間,

是追溯糖業歷史的絕佳實體教材。

純樸的鄉野角落、靜謐的小世界,遠離塵囂來到花蓮觀光糖廠當它是美麗的願望~

這裡的購冰採很有系統的方式

很像我們去看電影或買火車票一樣的,  先在售票口付現 ,  再憑票到[領冰處]領冰

這樣客人一多秩序就不會大亂,  也不會拿錯冰的種類

這台牛車 剛好今天有一隻小牛在旁邊亦步亦趨的跟著老牛實習

看來老牛退休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

下一行程林田山林場

過去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

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

早在西元1918年,日本人就已在當時稱為「森坂」(日文發音為「摩里薩卡」)的林田山地區進行伐木。

到1938年之後,更在這兒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

除了興建運材鐵道、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員工宿舍、

醫務室、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

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

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

 

 




林田山的伐木作業一直持續到光復之後,到民國80年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開始實施,

林田山的伐木作業才正式停止下來。十餘年來,林區工作站相繼裁併、員工編制逐年刪減,

林田山往昔的繁華場景也逐漸消失,變成今日沒落的小小山城。

如今再踏入林田山林場,那些遺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

 

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

事實上,在林務局及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

 

 

除了各項日常生活文物、傳統消防器物、各式伐木機具,還有數不清的圖片書籍等文獻資料,

均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為林田山往昔的歷史留下完整的見證。

這日式的老房子  搖身一變 

 

 

成為很典雅的咖啡屋

很有幸的碰到在這兒工作至少五十年的老員工

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退休多年 轉而當起這裡的志工

很熱絡地當起我們的解說員

 

廢棄的舊軌道是當年運材的重要鐵道~

 

 

此館正有木雕展

 

很喜歡這兩個原住民深情吟唱的臉部表情~

 

 

 

 

 

 

 

 

 

這台電影放映機最盛時期曾為林田山居民的精神寄託

 

 

 

 

 

 

 

 花東之旅-鯉魚潭/鬱金香花園

花東之旅-東華大學

花東之旅-光復糖廠/林田山林場

花東之旅-富源蝴蝶谷森林遊樂區

花東之旅-瑞穗牧場

花東之旅-兆豐休閒農場(下)

花東之旅-兆豐休閒農場(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