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行-太魯閣燕子口

 

 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

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V型峽谷





 

燕子口為太魯閣峽谷的一段峭壁,其間山壁雄峻、幽谷縈紆,是中橫沿線註名勝景之一。

公路右側的岩壁上高掛著許多小洞,因石灰岩受溪流的長期侵蝕,

較鬆軟的岩層逐漸形成洞穴。

 

 

燕子就在這些天然洞穴中築巢而居早年因常有雨燕、洋燕在空中成群覓食,

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因而博得「燕子口」的美名,

隨著中橫的開通,人聲、車聲影響下燕子稀少,

如今偶爾還有幾隻穿梭在附近。

 


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



 

燕子口人車分離步道前行,可見大理石峭壁上分布許多洞穴 ,

山谷飛翔的燕子,便在洞中築巢而居,吸引觀光遊客前來觀賞。



 

 但隨著遊客越來越多,也干擾到了燕子的生態環境,

目前只剩下零星 幾隻燕子穿梭燕子口,實際在其中築巢而居的已近乎於零 ,

不過還是可以欣賞峭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穴奇觀。







 

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不幸犧牲的靳珩路段長所建,

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及小型商店,

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

 

這張是最接近『印地安酋長』的角度。


而燕子口、錐麓斷崖九曲洞一帶的塊狀大理石岩最為壯觀,

這些大理石岩的原岩是石灰岩,因受變質作用轉變成大理岩,

顏色呈白、灰或黑色,形成壯麗的山景,而底下立霧溪峽谷深峻,

滔滔流經,公路曲折迴旋,氣勢萬千。

 

U型峽谷


 

 

 

花蓮行--山中傳奇

花蓮行-布洛灣~長春祠~清水斷崖

花蓮行-天祥梅園

花蓮行-太魯閣慈母橋與九曲洞

花蓮行-太魯閣燕子口

花蓮行-太魯閣砂卡礑步道

花蓮行-鯉魚潭與七星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