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行-太魯閣慈母橋與九曲洞

 

太魯閣燕子口到慈母橋這段為太魯閣的精華區,

渾厚雄偉的斷崖峭壁 ,彎曲高聳的峽谷,曲折山洞墜道。





 

慈母橋是全省唯一一座大理石製成的橋樑,以及其巨獅坐鎮之傳統中國風設計,

成為中橫公路眾多橋樑中相當引人注目者。

 

細看每隻獅子的造型與表情都不盡相同。

 

猜猜這隻是公的?還是母的?

慈母橋是一座形狀美麗的紅色大橋,位於天祥以東三公里處的中橫公路上,

為立霧溪與其 支流荖西溪的匯流處。

七十九年因颱風來襲,荖西溪山洪暴發,造成慈母橋橋墩受損。

新橋於八十四年五月完工,橋長一百三十六公尺,寬九點九公尺,為斜張鋼橋,

橋頭橋尾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理岩所精雕而成的石獅坐鎮,氣勢襲人,

護欄也採用白色大理石構築舖成。慈母橋就這樣平靜的橫跨於荖西溪之上;

 

慈母橋所在位於立霧溪荖西溪匯流處,此處稱為合流,

也是自古花蓮八景之一的「太魯合流」所在,溪谷間溪水湍急,生動詩意,

 

而慈母橋


名稱由來是據說曾有位少年在此被洪水沖走後,其母卻仍每日在此望兒早歸,

世人深受感動之後,於是將此橋命名為「慈母橋」。

 


 

 

光是這情景就已經讓人感到驚險恐懼,當初鑿路時的艱辛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

不知已有多少人為這條公路奉獻出他們的青春生命。

我們是否真的是戰勝了大自然?或者,後人們在行經蘇花公路的同時,

應用謙虛的心來看這個世界。

 

 

慈母亭位於慈母橋畔,也是以大理石造成,

由慈母亭旁沿荖西溪而上約行100公尺,可見一深潭自然湧泉,

在此良泉提水至慈母亭雅座沏壺茶,望著生動詩意青蛙石感受徐風的輕撫,

欣賞著花蓮八景 之一的「太魯合流」。

 

 

橋東側上方建有「慈母亭」,是先總統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

而橋中段下游側旁的青蛙石上則有經國先生為紀念其母所建之「蘭亭」,

 

一眼望去像似青蛙頭上戴著皇冠。

  

 

順著河道走勢望去,可望見蘭亭,蘭亭為先總統經國先生紀念其母親而立,

蘭亭建於名為青蛙石的巨石之上,青蛙石盤踞在慈母橋南側下方,

巨石底部是白色大理岩,上層則是灰綠色的綠色片岩,造型奇特,

會讓人聯想成綠背白腹的青蛙;站在蘭亭中,望向慈母橋,

藍天為頂,綠山為景,暗蔭略掩,紅色大橋就潛身在藍、綠、蔭之間,

心靈不禁沉澱,如心止水,靈止波;

您如果來到了慈母橋,幸運又遇到作美之天氣,請一定要來靜觀慈母橋,享受絕色之悠情!


~~~~~~~~~~~~~~~~~~~~~~~~~~~~~~~~~~~~~~~~~~~~~

 

九曲洞隧道全長1220公尺,是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

全長二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

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

兩岸山壁緊峙,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


 

九曲洞附近山壁有多條岩石裂縫向上延伸,這是斷層,

斷層是地殼運動擠壓造成岩石斷裂錯動的地形。由於造山運動劇烈,


 

造成落石太多,進出都要戴安全帽~





 

可惜的是:基於遊客安全考量,只能走到洞口就被擋住去路~


只好折回~


花蓮行--山中傳奇

花蓮行-布洛灣~長春祠~清水斷崖

花蓮行-天祥梅園

花蓮行-太魯閣慈母橋與九曲洞

花蓮行-太魯閣燕子口

花蓮行-太魯閣砂卡礑步道

花蓮行-鯉魚潭與七星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