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都~祇園『舞妓變身』

 

離開了 京都~哲學之道,女兒安排今天下午一個重頭戲,就是要去祇園『舞妓變身』初體驗~

 

祇園,是京都過去最主要的花街,也就是藝妓,舞妓們出沒的風月場所。

現在則是最讓觀光客著迷的觀光處,



 

花街時代保存至今的茶屋木造建築群,讓祇園飄散著濃濃的京都味。

 

黃昏時一盞紅燈籠在夜色中搖曳,

 

其實日本除了藝妓之外還有舞妓,看起來雖然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些微的不同的,

藝妓的腰帶後面的成包袱狀的,而舞妓是垂下來的,

而且藝妓是比較資深的,可以說藝妓是舞妓的師父,

所以假如想成為藝妓,必須先當舞妓的助手,然後變成舞妓,最後才能成為藝妓.


妓藝與舞藝掀起玄關的暖簾,在街道上碎步行走,

忙著趕場的她們自然是無法停下腳步陪觀光客拍照,

但光是驚鴻一瞥她們在祇園街道上的姿影,就足以讓人興奮不已。

不過近來已較少見到真正的舞妓與藝妓,大都是由觀光客所扮,

但仍會吸引路上人潮瘋狂拍照。

 

女兒在這巷弄之間,找尋我們已事先約定的店家

 

走了好一會兒

 

先參觀了別家~

 

最後總算找到這家『舞妓變身』的創始店,已有22年歷史的『舞香』

 

入口有著可愛的舞妓娃娃迎接~

 

門口,剛好有三位換妝好的母女正在定粧拍照~

 

因為她們定粧只在『棚內』拍,所以服裝可以挑得很豪華豔麗,



 

而我們變身以後是要到街上行走,服裝只能選較陽春的,顏色素,材質也較普通,

(不知是不是怕我們走出去踩髒了?不好洗。所以色彩鮮豔華麗的都留在棚內用)

說實在的,那能夠給我們選的十幾件裡的花色,找不到我喜歡的。

 

我跟女兒說:『省省錢吧!我可以不要換嗎?』

女兒充滿了期待,說:『既然來到這兒就要作一生一次的體驗』

但是我們不畫那個『大白臉』,厚厚的白粉圖滿整臉,超恐怖的,怕被自己嚇到,

我們只作改革型的,我挑了一件紫色底,白色大花,女兒挑了一件菊黃色與我搭配~

 

師傅幫我們先梳好髮型,(不用道具,女兒與我都用自己的長髮即可)

變身前要先換上和服專用的單衣,除了自己貼身衣褲外,其他全部換掉,

接著一層層內襯裡衣和好多條布繩,把你從胸部緊緊包住,

(天啊~感覺呼吸都有點困難呢!這下去恐要變成『太平』公主了

外衣穿好後還要繫上華麗的腰帶。

舞妓的腰帶是垂在身後的寬腰帶,藝妓則是包袱狀的。

最後再穿上二趾襪與夾腳木屐,

於是經過一個半鐘頭後,我們出現了這樣的照型~


身著古裝要去遊古蹟,整個人和心感覺都不一樣,

彷彿穿過時光隧道,走入古昔的京都~


 

本來女兒也要給小晴變身,

小孩的變身竟然比大人的價錢要貴上近一倍呢!還好小晴也不肯,錢省了。





 

開始走出街道,這夾腳木屐,及狹窄的長擺和服,讓我走起路來,

有點困難,無法邁開腳步,但小碎步行走反而顯得優雅~

 

 

歌舞伎鑑賞教室:古色古香的豪畫建築,非常醒目,

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的歌舞伎表演劇場。

有時還有大排明星及著名演員擔綱的舞台劇公演,以及趣味性高的現代風格喜劇。

 

我們打算在這兒搭公車去『清水寺』,

等車時,趁機拍下女兒頭上繫的大紅花與髮型~

 

這條前往清水寺的小道上,有絡繹不絕的人潮~

 

街道兩旁有很多商店,吃的,用的,紀念品,玲瑯滿目~

 

找到這個院子可以搭配我這一身的裝扮~

 

女兒也幫我這一照才知道,我後腦杓也有幾個小花捲~

 

 

這裡賣扇子的特多,各式各樣的圖案與色彩,非常美麗~

大概可以讓藝妓裝扮的搭配更合宜吧!

 

藝妓
geisha
即「藝者」。日本婦女一種專門職業的成員,傳統營生是取悅男子。在現代,特別是在酒肆茶樓陪侍商人飲宴。此詞字面意義是「藝術的人」,除巧言利口外,必須有唱歌、跳舞和彈「三味線」(日本琵琶)的技能。許多藝妓還精通花道、茶道或書法。藝妓的主要作用是為有錢的顧客提供高雅和歡快的氣氛。她們通常衣飾考究,舉止文雅,不僅通曉歷史,而且熟悉當代的話題。
  有人認為,藝妓制度是在17世紀出現的,目的是在以貴族為營業對象的高等妓女和以武士為營業對象的公娼之外,另設一類殷勤待客的服務者。按照傳統。藝妓制度是契約勞動的形式之一,不過有些女孩為紙醉金迷的生活所吸引,自願投身於此。一般情況是︰父母得一筆錢,把小小的女孩交給一個「藝妓屋」,那裡管吃管穿,培訓若干年。然後,她步入通稱「花柳界」的社會,開始賺錢補償父母的欠款和自己過去的生活費。最走紅的藝妓可以使顧客出大量的錢。除表演技藝和社交活動外,藝妓有時與顧客維持性關係。
  1920年代,日本藝妓有8萬名之多,但是到20世紀晚期,藝妓的數目減少到不過一兩千而已,而且幾乎全部局限於東京和京都,顧主僅為最有錢的商人和最有勢的政客。藝妓數目的減少主要是由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尋花問柳易如反掌,對於普通日本生意人來說,酒吧女老闆已經取代藝妓的角色。藝妓結了婚就退出此種職業。如不結婚,退休後通常當飯店老闆、音樂或舞蹈教師或培訓年輕藝妓。
細說從頭
話說日本藝妓
帶您一窺她們的美麗與哀愁....
日本文化中有兩大奇跡,那就是神秘而富有魅力色彩的藝妓以及寶塚,它們透視出的女性的完美在不同時代背景下被人們所景仰和嚮往,神秘的女子文化詮釋了日本人的精神家園。時至今日,這兩種文化奇跡仍有其歷史和現實的意義,在吸引人們眼球的同時更吸引人們去思考
  藝妓,這個兼具美麗與哀愁的身影,是日本古代強權與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下,為娛樂男人所衍生出來的產物。直至今日,日本藝妓依然包裹著神秘的糖衣,成為一種引人遐思的代表,更是維繫日本古京都風韻的象徵。
     

藝妓是什麼時候才有的?
藝妓最早出現於日本元祿年間(1688-1704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日本藝妓產生於17世紀。最初,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漸漸成為女性的天下,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揭開藝妓神秘的面紗   象徵性的意義
藝妓從就是為日本上層社會的達官顯貴、富商闊佬們服務的。普通人只能在那些豪華的茶肆酒樓和高級料亭中看到她們的身影。 過去藝妓很少在大庭廣眾面前拋頭露面。她們深居簡出,外出時要乘坐放下簾子的人力車,步行則要在頭頂上扣一個寬大的竹編草帽。藝妓群體相當封閉,一直被籠罩在一種神秘的境況中,即使在現代物質高度文明的日本,一般人也只能在電影或電視鏡頭中了解她們。
藝妓的神秘主要在於她們臉上厚厚的白色脂粉和她們身上知識與藝術的混合氣息。她們在客人面前保持著委婉而堅決的矜持佈滿濃粧的臉上幾乎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顧盼之間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藝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其擅長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但是,藝妓從事的是藝術表演,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她們曾被稱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縮影。最令人稱奇的是藝妓的談話藝術。她們姿態優雅,談吐不俗,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她們懂得如何迎合男人的自尊心,善於察言觀色。所以日本人花很多錢去找藝妓主要是為了聊聊天,想尋求一種更隱秘、更細緻的親密關係。藝妓不許結婚,集體居住,以此保持“純潔”形象。
外出的帽子
木屐

   
超乎想像--藝妓的開銷

藝妓的個人開銷也是很可觀的,一件手工縫製的和服就要1.5萬美元,如果租2個小時也要100美元。每個愛惜自己的藝妓起碼都有10件和服。另外她們花在頭髮上的錢也不少。
開銷起初由媽媽桑負責,她們支付藝妓學徒的培訓費和各項日常開支。姑娘們只要把開銷賬單打到藝妓館就可以了,這樣做就是為了刻意把她們嬌慣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畫中人,讓她們超凡脫俗。等她們真正成為藝妓時,會有一些贊助人甘願替她們買單,這些贊助人都不年輕,但財力雄厚,願意負責她們的一部分開銷,並慷慨饋贈厚禮。


藝妓的式微……


最初的藝妓大多來源於有志獻身這一充滿浪漫情調行業的女子,二戰後則基本來源於為生活所迫的孤女或藝妓的私生女。
而今,大多數年輕的藝妓們卻是衝著豐厚的收入而加入這一行列的。藝妓原本是不可以結婚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方面的限制放寬然而,這在封閉保守的京都藝妓行裏又談何容易。由於藝妓的內部管理極為嚴格,舞蹈訓練又及其刻板,莫說年輕人望而卻步,就是已步入這一領域的藝妓也多有思遷之念。古城京都上世紀60-70年代藝妓多達800餘名,而今只有100名左右。日本全國現有的藝妓也不過數百人。

對於這一典型的夕陽產業,人們褒貶不一。批評者說,藝妓的產生與存在是一個時代性錯誤,她是男權至上的產物,是對女權運動的莫大諷刺;支持者則說,作為日本的一種傳統文化,藝妓應當繼續保留。


而至於為什麼藝妓都塗著滿臉白色

好像怕粉不夠用一樣

這是因為
藝妓的神秘主要在于她們臉上厚厚的白色脂粉和她們身上知識與藝術的混合氣息。她們在客人面前保持著委婉而堅決的矜持,布滿濃妝的臉上幾乎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顧盼之間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她們曾被稱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縮影....

也可以說是一種假面,一張假面具

所以,就像舞女一樣,有一種虛情假意的感覺,有點悲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京都 舞妓變身 祇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 的頭像
    may

    may的家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