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公園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富陽街底,鄰近臥龍街、和平東路及辛亥隧道。

西側與福州山相鄰,向東可連接四獸山,北二高臺北聯絡道由其南面穿過。

日據時代為軍事彈藥庫,國民政府遷臺後繼續沿用,至民國77年駐軍撤出,

期間一直是管制森嚴的地區。今日園區內有多個凹谷,是當時彈藥庫及軍需建築之遺址。

 

由於過去係屬軍事重地管制森嚴,園區內環境受到人為干擾與破壞程度較少。

在經臺北市政府於89年8月31日公告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用地,規劃構想以自然生態保育為重,

以極低度的開發方式,加強環境生態教育宣傳軟體,提供大臺北地區一個戶外生態教學場所,

形成臺北市第一座以生態建設為開發概念之綠色區塊。

 

趁著有陽光的午後,到這兒爬爬山,

就算在大台北的都市裡,也能享受綠野的芬多精~





 

居高俯視~遠處的101

 

考驗體力~要走階梯或攀爬?

 

突然發現樹上,幾片楓葉~


萬綠叢中幾片紅,特別顯眼~





換個角度,看到的遠處的101~

 

這時近黃昏的夕陽,準備下山了~

 

不到幾分鐘,已縮了一大半~

 

靜靜的看著一抹斜陽~

 

悄悄的遁入無邊的天際~

天色也暗了~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共有8主題區,分別“呈現”不同的特色,包括:
入口解說區 設置解說站,以互動式電腦系統及影片播放之方式解說公園之生態資源。
軍事涵洞遺址區 利用公園遺留之軍事坑道、碉堡使遊園者了解基地曾為彈藥庫之歷史。
自然生態演替區 圈圍經人為過度使用致寸草不生之區域,紀錄並展示在阻斷人為干擾後,裸地將如何自然修復、恢復生機。
生態水道區 利用原有豐富之水生資源,營造溪流生態。
賞蝶區 規劃蝶類密度高之區域為賞蝶區,並漸次以原生誘蝶植物取代現有外來種,營造屬於本地生態的賞蝶環境。
溼地生態觀察區 以架高棧道之方式進行觀察,避免人為踐踏破壞樹蛙生存環境。
次生林相觀察區 本區為經人為開發後所形成的「次生林」,由本區向下眺望,整片翠綠山林令人神清氣爽。
戀戀蟬聲休憩區 以架高平台之方式設置休憩區,除延續居民在此休憩活動習慣外,亦恢復法師蟬之棲地環境。

~~~~~~~~~~~~~~~~~~~~~~~~~~~~~~~~~~~~~~~~~~~~

下山後,又到附近的『臨江街觀光夜市』逛逛~


選在這兒用晚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