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山上人家森林農場

 

紐約的桂蘭夫婦回台探親,

她是我在地中海遊輪認識的旅友,

沒想到一趟旅遊,特別投緣,

結束旅遊後,我們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友。

為了歡迎他們,

我早在一個月前就為他們安排了今天的行程~

 

IMG_8081.JPG

 

 一早搭了豪華座椅的遊覽車前往『新竹山上人家』~

IMG_8084.JPG

 

IMG_8082.JPG

 

今天還加入幾位部落格友,與晨間跳舞的舞友,一共十二人成行~

真巧!其中有三對姊妹花~

page1.jpg

 

 不到中午前,已到山下的一家簡便餐廳,

也是這裡唯一的餐廳,

先用過山珍野菜的午餐再上山~

page2.jpg 

 

這裡的小米白飯特別好吃,讓遊客讚不絕口~ 

IMG_8106.JPG

 

不走山路的,可以搭小客車上山,

我們則是選擇用走路的~

10153066_699640913411152_1525142762863220088_n.jpg

 

IMG_8118.JPG

 

前面的道路是平坦且寬敞,

越是往山上就開始要爬坡~ 

IMG_8119.JPG

 

走到後面,開始出現山嵐~

IMG_8120.JPG

 

IMG_8121.JPG

 

霧氣~

IMG_8122.JPG

 

山在雲霧之中~

IMG_8125.JPG

 

IMG_8126.JPG

 

沿路有盛開的金針花~

IMG_8123.JPG

 

IMG_8129.JPG

 

IMG_8134.JPG

 

IMG_8135.JPG

 

IMG_8137.JPG

 

IMG_8138.JPG

 

山在虛無飄渺間~

IMG_8140.JPG

 

IMG_8142.JPG

 

也有騰雲駕霧的感覺~

IMG_8145.JPG

 

IMG_8146.JPG

 

IMG_8148.JPG

 

 

經過這片竹林~

IMG_8149.JPG 

 

走了一個鐘頭山路,總算到目的地『山上人家森林農場』~

IMG_8150.JPG

 

到此一遊~打卡!

page3.jpg 

 

IMG_8160.JPG

 

IMG_8161.JPG

 

 歐式木屋的咖啡餐廳

IMG_8164.JPG

 

 入園票100,可抵消費喝咖啡或飲料,

不過最近物價波動,下個月開始要調升為200~

IMG_8165.JPG

 

IMG_8167.JPG

IMG_8169.JPG

IMG_8171.JPG

 

IMG_8173.JPG

IMG_8174.JPG

 

喝咖啡可在戶外,接近大自然~

page4.jpg

 

我們走了山路,則選擇進室內吹冷氣涼快~

IMG_8184.JPG

 

page5.jpg

 

這棵楓葉好濃密~ 

IMG_8187.JPG

 

IMG_8188.JPG

 

IMG_8190.JPG

 

IMG_8193.JPG

 

IMG_8194.JPG

 

IMG_8196.JPG

 

 午後兩點已是霧茫茫~

IMG_8197.JPG

 

IMG_8198.JPG

 

IMG_8199.JPG

 

 與一個鐘頭前剛來的景象又完全不同了~

是不是更有一種朦朧的美?

IMG_8202.JPG

 

這裡有每個月的特色:

1月中旬,五月櫻花、李花陸續盛開

3月上、中旬,水蜜桃花盛開

5月上、中旬,螢火蟲飛翔、五月桃、李子成熟

7月上旬,水蜜桃成熟

7、8月,探索銀河、看流星、360度觀星象、昆蟲生態之旅

10月中、下旬,甜柿、筆柿成熟

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夢幻雲海、山嵐較容易形成

 

 

IMG_8204.JPG

 

IMG_8208.JPG

 

IMG_8209.JPG

 

IMG_8210.JPG

 

IMG_8214.JPG

 

IMG_8218.JPG

 

臨去之前,大家還要趕快拍拍~

page6.jpg

 

IMG_8219.JPG

 

IMG_8220.JPG

 

IMG_8221.JPG

 

聽他們說:他們的故事

原來是這樣的~ 

 

這裡,曾是我們每逢假日必踏青的小山,也就是鵝公髻山,

就因為常來爬山,所以買下來作為退休之所。

以前總是喜歡一大早帶個飯團,水與小點心,

就踏上這來回半天的大自然的林浴之中,

想想中年的生活,也許就有著那麼一點反璞歸真,

一次一次的來回,一次一次的感受。

有那麼一回看見那電線桿上的《雲山》二字,不禁感觸,

昔日早已確立這兒,也留下相當寫實的文字。

爬山回程,坐在山坡上,山嵐自山腳一湧而起,頓時人竟在雲霧之中,

細微的小精靈撲上臉頰,有如小毛細孔吞下一顆冰球,

瞬間的清涼洗去半天的疲勞,也許這就是一種福份吧。

當還未回神時,他們早已溜進山谷嬉戲,

這無聲的波濤,就是那霧海囉。

也許這些應該自私一點,留給自己,無奈自然是大家的,

朋友時時造訪,其邀約更難以推委,久而久之,如雪球滾動,

越滾越大,似乎難拒人於千里之外。也因有著一點私心,

想更常接近這兒,乃萌生蓋棟房子,

因此出發點本著一切從嚴、依規、融合自然的概念,

要有一間可過夜的房子,也得幾經波折,

自取得合法建照,依建築法規、水土保持等等規範,

完成一棟木構房子,從無到有,雖在過程中付出很多,

但也享受完成後,期待以久的歐式木屋。

 

 

想要吃些自然的蔬果就必須自己親身耕作,

然而在體驗農耕生活要有2個條件可能需要必備:

1.不怕太陽 2.不怕淋雨,其他體力及不懂可以慢慢培養累積的,

簡單的除草工作就讓你體驗到,要收穫必須用汗水去換取,

更印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好不容易,嫁接後2年,

花包形成,沒想到落花落果嚴重,

採收季節果樹上可採收的果實寥寥可數。

可悲的是,原來甜柿的『次郎』品種,在某種氣候土壤條件下,

有其這種特性,其『富有』品種是較豐產可行,砍掉重新嫁接,

來回4、5年又回到起點,門外漢就有其可悲可歎的心歷路程,

沒想到,簡單的的農作物要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得要領,不得竅門,時間不是算天算月而是以年計算。

難怪曾有人言,要摸清楚一種農作物,十年有成,

好個十年有成,人有幾個十年,時下又有幾個年輕小夥子,

願意花10年豪賭這看天吃飯的行業。

 

5月桃、水蜜桃、甜柿著時吸引著人們在樹下採時的那一口搶鮮,

每一位友人無不津津讚賞那一份鮮,見到那份滿足,

自己經年的工作再黝黑的臉頰上泛起些許的安慰,

一傳十,十傳百,上山的人越來越多,國內民宿法剛完成,

為了解決人的問題,乃決定商討民宿的可能性。

 

 

在一次偶然的旅遊際遇中,見到歐式的都鐸式建築,

這種歐洲的鄉間建築物和鄉間自然相當的合適,

可當景觀建物使用,或許也適合山上,因此與原住民研擬,

併入民宿經營的可能性,幾經探討、商確,

確立了現在的都鐸式建築與民宿經營資格。



名字的由來其實很簡單,就因為以前每次出門時,

朋友都會問我要去哪裡?

我都回答說:我要去山上;所以就取名叫-山上人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