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街

 

大溪老街的旅遊行程動線,主要是以和平老街為中心,

大漢溪畔的美景與庭園咖啡、武德殿、李騰芳古宅等古色古香的古蹟,

還有巴洛克風格的老式建築,加上隱藏在老街及鎮上的小吃美食,讓老街之旅十分豐富。

IMG_6644

 

IMG_6646

 

IMG_6647

 

                                                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淡水河,

與大陸貿易興盛,也造就了許多商號與商賈。

日治大正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

和平路、中山路等老街,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

包括希臘山頭、羅馬柱子和中式的魚、蝙蝠等祈求吉慶的圖案混合,形成大溪專有的特色。

IMG_6656

 

和平老街開發較晚,老屋的保存狀況也較好,

街上特色商店林立,小吃、木器店甚多,假日總是遊客滿滿十分熱鬧。

IMG_6649

IMG_6651

IMG_6686

IMG_6688

 

 早期拜淡水河運發達之賜,位於大漢溪畔的大溪因而發展,

台北之間運送民生物資的重要橋樑。

IMG_6663

IMG_6662

 

 

約在清光緒年間,大溪憑著依山的地勢和臨河的水利,發達的航運與豐富的物產,

促使大量的製造樟腦、製茶、採媒工人及運輸業者湧入大溪,

外商紛紛設立洋行於此,大大小小不下三、四百家,

IMG_6665

 

 IMG_6664

 

IMG_6666

 

IMG_6667

 

IMG_6668

 

IMG_6669

 

其中以和平、中央、中山等路最為繁榮,

在這一段意氣風發的黃金歲月裡,大溪儼成為北部的商業重鎮。    

                  IMG_6652    

 

IMG_6682

 

黃大目豆乾的生意鼎旺, 

IMG_6684

 

IMG_6681

 

客人可以現切現吃

IMG_6683

 

        IMG_6654   

IMG_6655

 

 

至日本大正8年(1919年),由清領時期發展起來的和平路與中山路,

經過「市區改正計畫」拓寬馬路,當時的各商家洋行為了顯赫聲勢,

紛紛禮聘重金改建牌樓,

IMG_6658

 

而當時的建築師為了彰顯所學,

不約而同選取巴洛克藝術風格的牌樓設計,在空間侷限的街屋立面上裝飾繁複華麗。

 

 

IMG_6659

  

IMG_6657

 

IMG_6660

 

IMG_6661

 

IMG_6673

 

IMG_6674

 

IMG_6675

 

IMG_6676

 

1930年後,這一個與水共生的城鎮,在泥沙淤塞嚴重,河道嚴重衰退下,失去交通的重要地位,

大溪漸漸地沈寂了。如今,只可從老街殘存的華麗街屋,依稀想見昔日的風華歲月。

 

IMG_6679

 

IMG_6680

  

IMG_6690

 

IMG_6691

 

IMG_66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